正大坊 | 正大广场 | 校址纪念碑 |
桃李鼎 | 校庆钟 | 瑶河 |
鹅湖湾 | 健康小道 | 静湖 |
音乐艺术广场 | 静湖桥 | 白鹿岗 |
知识之窗(眼镜雕塑) | 鹿鸣亭 | 指挥塔楼 |
飞机棚厂遗址(红。 | 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棚厂 (礼堂) | 飞机跑道遗迹(校园主干道) |
飞机修理厂(美术楼) | 人民教师雕塑(“向往”雕塑) | 红石房 |
银干楼 | 青蓝湖 | 显微亭 |
显微湖 | 王字楼 | 老琴房 |
水杉林 | 花坛钟 | |
一、瑶湖校区景观
正大坊位于瑶湖校区正大源中央,东望瑶湖,南临紫阳大道,为南昌城东第一座大型艺术建筑。学校前身国立中正大学简称“正大”,正大坊与正大门,正大广场等皆得名于此。正大坊造型由古代方形四角牌坊变形而来,体现了中国古老的耕耘传统与文化理念。正大坊体型朴拙厚重,线条简洁明朗,与其身后空旷的正大广场相匹配。四方为正,天地为大,正大坊顶天立地的四根大柱与连接柱子的八根横梁,寓意为中流砥柱、厚德载物,象征学校倾力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
正大坊记铭刻与正大坊中间石碑的北面,石碑南面镌刻邱振中书写的“正大”二字,其东西面分别为范坚书写的“持中秉正,有容乃大”,“求真务实,海纳百川”等字样。
位于瑶湖校区正大门处,面积相当于六个八一广。胩彀裁殴愠【哂型裙婺。广场中轴线自南而北,由正大门直插北沿,贯穿中环和内环,形成一个巨大的“中”字,不经意间为新校徽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同校史与校训内涵相合的意象符号。在毗邻正大门方向的草坪上,巍巍矗立一块采自学校文脉发祥之地庐山南麓的巨石。其上镌刻“正大广场”四字,字体清疏挺竦,风格秀劲,集自于文天祥书法。巨石系第四纪冰川石,重44.6吨,为物理系86级校友陈东旭捐赠。
校史纪念碑又称校史柱,坐落在学校正门入口的正大广场中央,由八根巨大石柱组成。每根石柱下有大理石雕刻的校史图文围绕四周基座。八根石柱雕刻的是电竞比赛下注平台发展历程,它们分别是:壮丽历程、白鹿开先、杏岭肇基、南赣砺志、望城凯旋、青蓝更始、拿山行返、瑶湖弦歌。校史柱是电竞比赛下注平台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与校门入口处的正大坊遥相呼应,背面傍着美丽的静湖和宏伟的图文信息中心,形成磅礴大气的整体,壮观瑰丽,鼓舞人心。
电竞比赛下注平台校友、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为:啬感70华诞,出资50万元,专为母校铸造一座铜鼎,名为“桃李鼎”,寓意母校辛勤耕耘,桃李遍天下。沈鹏先生亲笔题写“桃李鼎”三个大字。
为给铜鼎增色,彰显师魂、师德、师风,校党委书记、校长傅修延亲笔撰写《桃李铭》一篇,并镌刻于鼎身南面:
赣山苍苍,鄱水泱泱,大学巍。倭⑽鹘。
耕耘七旬,术德同张,人文渊薮,与时偕行。
持中秉正,开来继往,铸魂授业,师道大光。
灼灼桃李,郁郁芬芳,杏岭瑶湖,弦歌传唱。
门墙十万,北国南疆,腾渊出谷,鳞爪飞扬。
或处江湖,或居庙堂,其名或隐,其名或彰。
奉献俱同,无论城乡,人之俊彦,国之栋梁。
红烛摇曳,辉映八方,与有荣焉,兴我宗邦。
沈公校友,献鼎永昌,哺基报本,师生同仰。
君子德风,山高水长,万年宝用,校运无疆。
“桃李鼎”参照1989年江西新干商墓出土的兽面纹虎耳铜方鼎(该鼎现为江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放大十倍仿制。整座铜鼎重约4.1吨,鼎禁(底座)高,鼎身高。鼎北面铭“桃李鼎”三个隶体大字,南面铸《桃李铭》全篇。它位于瑶湖校区正大广场中央,以端庄厚重的造型、精美的纹饰、深重凸出的刻镂,呈现狞厉的美感和神秘的威严,与悬于校区制高点的校庆钟、贯通学校中脉的静湖桥、高耸入云的校址纪念碑、磅礴大气的正大坊构成一幅传统与现代一体、古朴与青春交融、厚重与激扬并发的美丽图景。
校庆钟位于图文信息中心顶楼钟楼。乘电梯至8楼,再登一层,见仿古长廊,尽头便现巨钟。钟钮为吊挂式,以传统文化狮子造型。钟外可撞击,正中设“撞击点”。钟楼建筑面积为248平方米,其中钟楼140平方米,长廊108平方米。钟楼利用力学原理,采用钢结构制作,顶部为八根钢骨,穹隆式网状结构与底部钢架相贯通,形成回力。全部钢架均采用仿腐木外包,在保证牢固的前提下,使整个建筑凸显生态之美。
淡古铜色青铜大钟宏伟壮观,钟肩高,下口直径,重近2.76吨,距地面约,采用精铜材料制作,钟声浑厚悠扬。正面铸铭《大钟铭并序》,计512字,叙述了电竞比赛下注平台70年发展历程。《大钟铭并序》为著名学者、电竞比赛下注平台文学院老教授刘世南先生所撰写。
校庆钟由江西新闻出版集团、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捐资50万元铸造,于2010年8月5日运抵瑶湖校区,并吊装就位。
附:大钟铭(并序)
一九四〇年,即日寇侵华之第四年,江西国立中正大学崛起于抗战之烽火中,与民族同其休戚。虽播越草野,而业绩彪炳,遂跻身于全国一流大学之列。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改校名为南昌大学,建新校区于南昌市青山湖畔。一九五三年,后改为江西师范学院。至一九八三年,又更名为电竞比赛下注平台。名虽屡易,而中正大学、南昌大学之学统与文脉,固前后相承,未当一日绝也。且作始也简,其后则宏扬光大,由中正大学时之三院九系,至于今,其为学院者二十五,全日制本专科生四万余,博士、硕士研究生四千余,成人高教生一万余。七十年中,为国输才凡十余万人。其最卓荦名世者,则有文化巨人胡先骕校长、目录学家且成国殇之姚名达烈士,其他杰出之士,盖不胜指屈焉。江右文风,素称鼎盛。吾校远承宋明书院之风,近绍中正大学之绪。改革开放以來,世平道明,于斯为盛,皇唐之世,无以加兹。行见舒化扬名,董文显德。爰铸是钟,以铭功镂绩,昭示来兹。庶几百行兼苞,文武并骛,扬我前徽,辅斯盛世。其铭曰:
蝦夷薦食,上国危亡。乘时敷教,崛起西江。焕此横舍,以翊新邦。历年七十,術德煌煌。良材美茂,易制珪璋。铭功述德,无射是将。虞倕法懿,旷宇声扬。金振玉叩,韻溢无疆。
环绕瑶湖校区之护:,全长,宛如一条环绕校园的珍珠项链,形象地诠释了学校开放的办学理念。
知行楼、白鹿会馆东北侧至西北水面。“鹅湖湾”与江西“四大书院”之“鹅湖书院”关联,寓意承续江西古代高度发展的书院文化,既可表现学校特色,又有区域文化个性。“鹅湖湾”为“鹅湖”之一角,湾中育有各色鸟禽,为学校优美生态环境的生动写照。
2010年10月18日正式开通。健康小道建成后,在校园原有的内环和中环大道上,又增一条外环线,打通了校园“大周天”,彰显了生态人文校园的动感与活力。健康小道的开通,不仅标志着一个校庆项目的竣工,同时也标志着电竞比赛下注平台瑶湖校区生活居住环境的新提升。
小道全长,宽1.8米,东起于正大门,沿瑶河因势就形,内切瑶河水域,紧拥瑶湖校园,呈“环岛”状,独具一格,与瑶河相得益彰。健康小道沿途每隔安置一块文化景观石,零星设置了休闲椅、运动器材等。主要路面用红黄灰三色砖块砌成,每安装一盏太阳能路灯。小道鹅湖湾段,因水面阻隔,架浮桥,避免了对校园生态的破坏,同时节约了建设成本。小道路名“健康小道”四个大字,由我国著名书法家、电竞比赛下注平台杰出校友先生题写。
静湖是电竞比赛下注平台瑶湖校区最大的人工湖。静湖处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傍着庞大的图文信息中心,静湖周围有一圈小路,路旁安放石凳错落有致。风和景明时,静湖水面波光粼粼,湖旁柳树依依,是读书休息的好去处。
位于瑶湖校区外环东侧,是一座由特大型剧场、大型电影院和小型音乐厅三个分体组合而成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3286个座位。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才培养和文体活动的硬件条件,而且还进一步优化了校园整体功能。音乐艺术广场与国际交流中心和即将兴建的教职工高层住宅一起,周围环绕瑶河、鹅湖湾和健康小道,形成一个兼具文化、体育、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相对独立分区,未来将成为深受师生们喜爱和向往的休闲乐园和生态家园。
静湖桥位于瑶湖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前,跨越静湖,贯通学校中脉,与桃李鼎、校址碑、国旗台、正大坊一道位于瑶湖校区中轴线上,全长,宽7.8米,有桥墩8座,桥的护栏为红色防腐木,桥面为钢筋水泥,上铺防腐木。静湖桥由化学系校友捐资50万元建造。
位于知行楼、白鹿会馆东侧山坡。与江西“四大书院”之“白鹿洞书院”关联,寓意承续江西古代高度发展的书院文化。“白鹿岗”与“白鹿会馆”位置紧邻,空间关联密切,便于记忆和应用。
紧靠护:拥难劬档袼。眼镜右耳的挂钩和部分镜框断失,有寓“放眼看世界”的意思。眼镜周围散落着许多石块,仔细看,每一粒石块上都刻着两条绿色的文字,上面一条是英文单词,下面一条则是英文单词的中文译意。因此,这块丘地也被人们称为“英语角”。因与紫阳大道隔水相望,逐渐成为象征电竞比赛下注平台学风的标志性雕塑。
白鹿会馆西侧小亭。《诗经·小雅·鹿鸣》是古代进贡人才举行宴会时所用的乐章,科举制度时期,乡试举人发榜后,省里举行宴会招待新科举人,此宴也叫“鹿鸣宴”,宴席上“歌《鹿鸣》之章”。白鹿会馆多年是全省录取高考新生的现。芊瞎糯“尉偃说某【。故此地用“鹿鸣”为名,既应了选拔人才的典故和现实,又与“白鹿会馆”一名相配。
二、青山湖校区景观
1935年始建,1937年春竣工。为“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指挥塔兼办公大楼,系意大利菲亚特(Fiat)、卡坡尼亚(Caproni)、布瑞达(Breda)和萨伏亚(Savoia)四家航空公司垫资修建。东西长,南北宽,楼高,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为五层砖混结构,其中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地上每层有房间12间。平顶,以放置测风设备、放飞测候气球之用。原东立面南部有一正门,每层南立面东部各有一个圆窗。曾屡遭日军飞机轰炸,一枚重磅炸弹洞穿平顶东北翼直达地下室爆炸,而塔基未损。1950年3月南昌大学由市内松柏巷迁入后,此楼遂为校行政办公大楼。平顶置有铁钟定时敲响,规范师生作息时间。故曾作为标志性建筑,收入1983年版电竞比赛下注平台校徽图案。1996年办公楼向西扩建,并以红色瓷板覆盖外墙,复通称“红楼”。又因“中正大学—电竞比赛下注平台江西校友会”在楼内办公,曾命名为“校友楼”。该楼是近代中国航空工业史、民国工业建筑史以及江西地方教育发展史的重要见证,2010年8月按原貌修整,并申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前“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又称“中意飞机制造厂”)的机翼和木工厂房,1935年由意大利四家航空公司垫资始建。当时仅用大棚搭建,故又俗称“大棚车间”。抗战时期“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内迁重庆南川后,附近居民拆解大棚构件自用,此处仅残留水泥地面,长约,宽约。1950年南昌大学迁入后成为广。蚱浜焐嗟孛嫦阅,得“红场”之美名。20世纪50年代以来,师生露天文体活动多在此举行,是学校变迁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之一。2002年被学校命名为“青年文化广场”,2010年10月加以修整,并申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前“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又称“中意飞机制造厂”)的机身焊接厂房兼飞机库,1935年由意大利四家航空公司垫资始建。因英语“Hangar”一词音译,时人又称之为“格纳库”。东西长,南北宽,占地面积。6櫺钢筋混凝土空腹梁等开间横跨南北,每櫺横梁都有13个圆洞,以减轻自重。最大圆洞居中,直径,并有长方形水泥柱直立支撑,最小圆洞直径。横梁上再铺设水泥平顶,上置16个透光玻璃天窗。故棚厂内空宽阔而无需立柱支撑,以便飞机建造和进出,这种单层钢筋混凝土空腹梁结构在当时堪称先进。1950年南昌大学迁入老飞机。唇袂嗌胶校区一带)后,改建为礼堂,成为师生开会和举行文艺活动的重要场所,故曾长时间被称为“大礼堂”。建筑东部于2000年辟为校工会办公地点和教师活动场所,外墙加装6根罗马柱,以仿大理石装饰。2010年10月整栋建筑恢复原色,并申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前“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又称“中意飞机制造厂”)建造时拓展,先前为演兵校。狈フ秸笫加米鞣苫鹇涑〉,但无任何机场设备。1933年通过拆屋、迁坟、填高等措施,短期内用工80万个,机场面积扩至1平方公里,且修建3条简易马路。跑道当时长,宽,沙石路面,仅可起降小型飞机,抗战初期南昌空战时曾使用过,“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内迁重庆南川后废弃。1950年南昌大学迁入后成为校园主干道,多次翻修拓宽,沿用至今,2010年申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前“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又称“中意飞机制造厂”)的维修车间,1935年由意大利四家航空公司垫资始建。建筑为正方形,长宽均为,占地面积约,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50年南昌大学迁入后渐作改造利用,一楼曾为学生食堂,二、三楼为学生宿舍,继而用作美术系教室,故曾长期被称为“老美术楼”或“老美楼”。楼现高,平顶,上加2个斜坡透光玻璃的天窗,有立柱4根,柱、墙之间有横梁相连起加固作用。楼内四周亦加建为三层,但中空面积仍有,直至屋顶,采光良好。现驻有校离退休工作处、老年科协等单位。2000年曾经装修,外墙以仿大理石装饰。2010年10月恢复原色,与指挥塔楼、飞机棚厂等保持一致风格,一并申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3月落成。塑像高,用白水泥钢筋砼浇筑而成,上半部用写实手法,着意刻画女教师的青春健美、奋发向上,下半部用写意手法,通过书本叠置而成的裙子,寓意学校是教师的摇篮,教师是知识的化身之意。
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红砂石为墙,初为77、78级学生宿舍,后改造为青年教师公寓,自称“红石村民”。红石房刻录了一个时代的故事,象征了一种文化精神,于是学校决定仍其旧制,立碑保护,让昔日居者旧地感怀。
附:《红石房记》
红石房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初为陋室。红砂石墙,覆以毛竹油毡缸瓦,遂有雀鼠巢于其间,粪于室内。开始为七七、七八级学生宿舍,后改造为两层,水泥平顶,转作七七、七八级毕业留校及其前后之青年教师公寓。居者多单身,自称“红石村民”,日夕苦读不。徊图渑跬氪站,议论纵横,唾沫溅飞,或激辩舌战,青筋毕现,而不失和气;傍晚,则游走于房前湖畔,捞鱼虾灌鼠洞为戏;夜半寝前,有肌肉崇拜者呼朋引类,操练于水房廊下,恍若武馆气象。其时,交谊舞方兴,“红石村民”率先投入,乃成燎原之势;间组队以乌合之众与校女足大战,每多败绩……浸而“红石村民”次第迁出,或流播多地,多为学宫黉宇或其他机构之骨干要员,每念红石房,无不逸兴遄飞,有述故居童稚之乐,不觉其陋也。红石房演绎了学校艰苦岁月的故事,传承了生生不息的电竞比赛下注平台精神,七十周年校庆之际,学校仍其旧制,勒石铭名,俾昔之居者旧地感怀传述往事云尔。左为当年红石房居住者名录。
1978年,江西师范学院与江西银行学:献鞔窗炝巳〉谝桓龉式鹑谧ㄒ荡笞ò。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专门捐建这座银行干部培训楼,简称“银干楼”,供学生住宿之用。日,时隔 31年,这座学校与银行系统合作办学的标志性建筑,在经过进一步的修缮和装修后,重又恢复了她原有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并成为银行学校校友联系母校的一个平台,肩负起连接学校与金融行业关系的光荣使命。
青山湖校区青蓝湖与显微湖,通常简称“两湖”,被形象地称之为校园美丽的“双眸”。原本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机轰炸留下的炸弹坑,为日寇侵华之历史见证,早年是一片荒芜的水坑,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修建成两口方塘。2010年5月,在环保专家指导下,经过抽干湖水、冲洗淤泥、环境美化等多个环节的全面治理和美化,两湖景色更加宜人。
青蓝湖畔栈桥环绕、大树参天,成为夏天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被《南昌晚报》称为市区避暑胜地之一。青蓝湖美,美在湖面上有“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洁白雪雁,悠闲自在的野鸭、鸳鸯,活跃的鲤鱼群在水中嬉戏,引来无数游人关注和欣赏。夜晚,在一顷碧水和万缕橙光的背景下,青蓝湖灿灿亮亮,气韵生动。
显微湖湖水清澈,湖面四周植有荷花、旱伞草、睡莲、再力花、干屈菜等近20种2000余株美观易活的水生植物。不仅能够观色、闻香,还能吸收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分解水污、改善水质、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显微湖清,清在的湖面能看见天空飞鸟、野鸭游弋和鱼儿嬉戏的倒影。
1990年,学校庆祝建校50周年之际,将显微湖畔一亭加以改建,命名为“显微亭”,以纪念姚名达教授。
建于1952年,二层砖木结构,面积2072平方米,原为南昌大学院系及行政部门办公场所。因鸟瞰图呈“王”字形,故称王字楼。
建于1953年,砖木结构平房,面积,仿欧式风格,有琴房16间。为解放后国内首批建设的艺术专业教学用房。
位于青山湖校区老美术楼前面,成片的水杉林高大林立,以纪念“水杉之父”——学校首任校长胡先骕。
水杉林共有水杉150余棵,植于1988年。水杉为外形优美的落叶乔木,具有速生、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优点,是世界上最珍贵、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被植物学家称为“活化石”,在北半球曾有广泛分布。近200万年以来,由于冰川现象多次发生,古水杉几乎完全灭绝,我国川鄂一带因有高大山脉作为天然屏障,阻隔了北来冰川,少量水杉得以存活。1948年,学校首任校长博士与教授共同发布水杉新种,此举轰动国际学术界,被誉为20世纪植物学上最重大的发现。我国目前已发展水杉林木逾60亿株,栽植遍及大半个中国和世界近60个国家和地区。
徜徉水杉林中,还应讽诵胡先骕老校长的《水杉歌》。《水杉歌》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科普文艺作品,人民日报发表该诗时附有陈毅元帅的读后感,其中云:“胡老此诗,介绍中国科学上的新发现,证明中国科学一定能够自立且有首创精神,并不需要俯仰随人。诗末结以东风伫看压西风,正足以大张吾军。此诗富典实、美歌咏、乃其余事,值得讽诵。”
附:水杉歌
纪追白垩年一亿,莽莽坤维风景丽。
特西斯海亘穷荒,赤道暖流布温煦。
陆无山岳但坡陀,沧:崃骶阡捕。
密林丰薮蔽天日,冥云玄雾迷羲和。
兽蹄鸟迹尚无朕,恐龙恶蜥横駊娑。
水杉斯时乃特立,凌霄巨木环北极。
虬枝铁干逾十围,肯与群株计寻尺。
极方季节惟春冬,春日不落万卉荣。
半载昏昏黯长夜,空张极焰光朦胧。
光合无由叶乃落,习性余留犹似昨。
肃然一幅三纪图,古今冬景同萧疏。
三纪山川生巨变,造化洪炉恣鼓扇。
巍升珠穆朗玛峰,去天尺五天为眩。
冰岩雪壑何庄严,万山朝宗独南面。
冈达弯拿与华夏,二陆通连成一片。
海枯风阻陆渐干,积雪冱寒今乃见。
大地遂为冰被覆,北球一白无丛绿。
众芳逋走入南荒,万汇沦亡稀剩族。
水杉大国成曹郐,四大部洲绝侪类。
仅余川鄂千方里,遗孑残留弹丸地。
劫灰初认始三木,胡郑研几继前轨。
亿年远裔今幸存,绝域闻风剧惊异。
群求珍植遍遐疆,地无南北争传扬。
春风广被国五十,到处孙枝郁莽苍。
中原饶富诚天府,物阜民康难比数。
瑶花琪草竞芳妍,沾溉万方称鼻祖。
铁蕉银杏旧知名,近有银杉堪继武。
博闻强识吾儒事,笺疏草木虫鱼细。
致知格物久垂训,一物不知真所耻。
西方林奈为魁硕,东方大匠尊东璧。
如今科学益昌明,已见泱泱飘汉帜。
化石龙骸夸禄丰,水杉并世争长雄。
禄丰龙已成陈迹,水杉今日犹葱茏。
如斯绩业岂易得,宁辞皓首经为穷。
琅函宝笈正问世,东风伫看压西风。
学校利用双理楼前原来废弃的水池,改造成高的花坛钟,四周种植名贵铁树,中间平铺各色花卉,两根醒目的红色指针与时间刻度,组合一个完整的绿色植物钟面,时间是GPS卫星定位自动追时,十分准确,周围配以四盏太阳能灯。花坛钟“卫星追时”喻示“大学时光”的宝贵,充分体现绿色、科学、节能和环保,是校园生态景观的又一典范。